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34”行动计划

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134”行动计划

2018年11月12日 15:18:37 来源:转载兰州市教育局文件 访问量:1361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未成年人抓起,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任务,又是紧迫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德育环境、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稳步推进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教研和德育评价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德智体美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但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等。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构建兰州教育德育新模式,以科学务实的行动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我市将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134”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1.1”个目标。培养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到2020,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时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全市建成德育示范校200所、文明校园200所。分学段重点培养目标为:

小学学段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乐学向上的意趣、诚实守纪的品质。

初中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举止文明的言行、遵规担责的意识、自控耐挫的品质、立志怡情的志趣。

高中学段重点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敢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乐观向上的个性追求、志存高远的理想情操。

2.3”项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文化教育。

3.4”个途径。将德育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文化、社会生活之中。

()基本原则

1.时代性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站在世界发展、民族复兴、信息革命的前沿,充分发挥创新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2.特色性原则。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凸显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优势,构建富有兰州地方特色的德育模式。

3.系统性原则。整合优质德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德育实施、监督、评价机制。

4.实践性原则。实现德育工作由课堂向实践的拓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要聚焦“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载体,拓宽培养渠道,落实落细育人

目标。

1.以全面发展为理念,培育核心素养。立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大板块,着力提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以创建文明校园为载体,夯实精神根基。围绕领导班子、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教师队伍、人文环境等方面,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学校建成能够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竞争力人才的阵地。

3.以落实《守则》为基准,铸造发展格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转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引导中小学生增强自觉践行《中小学生守则》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责任担当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1.以民族精神为灵魂,培育家国情怀。着力引导中小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以中华传统家国操守为价值标准,增强家国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2.以社会公德为支撑,增强责任担当。着力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以中华传统伦理价值为基础,形成保护生态、乐于奉献、尊老爱幼、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3.以道德品质为任务,锤炼人格修养。着力引导中小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以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为导向,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能创新的中国人。

()校本文化教育

学校要完善办学理念、学校治理、师生行动等育人系统,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以三风一训为精神,完善理念系统。确立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为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高度凝炼办学理念、办学愿景、培养目标等学校精神文化符号,并转化为师生的精神认同和价值追求。

2.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完善治理系统。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3.以品质提升为核心,完善行动系统。盘活文化资源,将学校文化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打造出富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品牌,以品牌效应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施途径

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文化和社会生活,构建立体式、多层次、数字化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改进课堂教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全过程。

1.优化德育课程体系。落实国家课程,加强道德与法治、

思想政治等基础性课程教学。加强法治、生命、劳动、生态、心理健康、科技创新等专题教育,开发拓展性课程;围绕团队活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等,开发体验性课程。市上定期组织优秀德育校本课程评选。

2.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实施全科育人,将德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统整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加强学科融合。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3.优化德育评价体系。完善以道德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为要素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总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多元化、个性化、过程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德育评价结果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

()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重视德育体验和实践,加强常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教育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

1.抓实常规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基点,整合德育常规活动,设计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德育系列活动,重点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建成常规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

2.丰富主题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月、国家公祭日、国庆节等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中国梦”“金种子”“三爱三节”“五礼五仪”等主题,开展公民素养教育;结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母亲节、教师节等主题,开展感恩教育;结合健康、安全等主题,开展生

命教育。

3.拓展实践教育。利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国学馆、博物馆、科技馆、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通过旅行访学、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勤工俭学、学雷锋、保护母亲河等活动载体,丰富德育实践。

()融入学校文化之中

以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为重点,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在学生品格养成中的浸润度和熏陶力。

1.制度文化引导。将学校精神贯穿于现代学校治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管理、家校合作之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在公正公平基础之上的执行力,形成自觉体认,规范和指引师生行为,把制度中蕴含的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内化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行为文化规范。全面开展旨在提升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实践性活动,通过学生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明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正确价值判断体系,养成墩品雅正的行为习惯。

3.环境文化浸润。坚持人文与自然相并重、文化气息与人际关系相融合、整体设计和结构布局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学校布局合理、动静分明、品位高雅、个性凸显、科学合理的特色环境建设,让校园环境彰显核心理念,倾注人文关怀,充满文化气息,把校园建成诗情画意的花园、爱心洋溢的家园、愉悦求知的乐园。

()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不断拓宽德育渠道和形式,共筑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作的良性机制,将德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家校合作育人。实施“智慧父母·圆梦工程”,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教论坛、家长讲堂、好家长评选、家风建设等活动,引导家长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文化娱乐活动,为孩子提供宽松、活泼、和谐的精神成长空间,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生活、学习等良好习惯。

2.多方联动育人。协调政府机构、社会团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建立德育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区德育资源的优化利用,组织中小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高校、进场馆,开展生涯规划、国情教育、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爱他人。

3.践行规则育人。在社会生活中,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提高文明素质。在体育场、剧院等公共场合,做文明观众;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做文明乘客;在游览场所,做文明游客;在道路上,做文明行人等;在网络上,做文明网民。

五、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学校党组织要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细化方案制度。各县区、各学校要将德育工作制度化,推进学校品质提升和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细化德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家长委员会制、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的制度体系。

()提高队伍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定期组织德育队伍的专项培训。充分发挥“金城名班主任”的辐射引领作用,开展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和主题班会评比,提高育人能力。各学校要加强班主任、家庭教育骨干、校内外辅导员等队伍建设。

()开展德育研究。各县区、各学校要借助教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德育专业优势,指定专人负责德育研究工作,加强德育校本化研修,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德育工作实践化等课题研究,力求学术研究与经验传播同行。

()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绩效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德育资源库,健全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

()加大宣传力度。各县区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加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各学校要借助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台,宣传推广德育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

      永登县第二中学政教处

                     二〇一八年九月九日

编辑:脱智德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永登二中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联系地址:永登县第二中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